在夏天卖“热汽”?这家企业为何这样干?抱着这样的疑问,6月26日,来到位于如东县大豫镇张謇工业园的江苏云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并非直接加工‘热汽’,而是自主开发了一种储能供热装置——固体电蓄热供热机组,使用夜间谷时电给蓄热体加热,峰、平用电时段放热供热。”公司负责人李杰开门见山地说。一般认知里,储能装置无论运用何种原理,最终都会以电的形式来呈现、利用,即从电网“下载”电能后,“反哺”给电网或用户的也将是电能。但云天储能研制的储能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存储下来,等到用户要时,再以蒸汽、热风、热水、热导热油形式输出,使用户得到满足用能需求。
“类似于小型移动式热电厂,是分布式的供热装置。”李杰指着正在运行的固体电蓄热供热机组介绍道,该设备作业时间十分灵活,既可全天供热,也可分时段供热,亦可边充边用、先充后用,可用于工业公司加热、烘干、集中供热、矿井加热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种不同于常规印象中的“充电宝”储能装置,云天储能科技固体蓄热供热机组的工作原理是在自动化控制程序的操作指令下,让设备在夜间谷电时段开启,采用电阻发热产生热量,存储于固体蓄热材料中,蓄热体最高温度控制在750℃左右。
待谷电时段结束,设备自动切断加热电源,结束蓄热。需要用热时,自控系统启动设备内置高温循环风机,将蓄热体中的热量以高温热空气形式输送给换热器,将热传导介质加热,让热量以蒸汽、热风、热水、热导热油等形式供应给需热系统。“系统均由我们自主开发,可实现自动报警、自动停机、自动开机、数据远程传输监控。”李杰表示,蓄热完成后,在静置待机状态下,蓄热体每小时温降不超过1℃。24小时用充放热周期内,机组热量损失不超过3%,加上电热转换损耗的1%,能量损失能控制在5%以内,总效率可达95%以上。
今年3月成立,6月推出设备,短短3个多月时间,云天储能便完成了技术开发、设备研制?其实不然,“固体储热供热技术在北方已经有所应用,像冬季居民采暖便是采用的这类技术。”李杰介绍,南方没有采暖需求,加上工业公司用热工况较为复杂、要求比较高,因此应用场景相对较少。“我们团队有着较为成熟的工程设计经验、装备制造经验,能够有效解决用热工况复杂、要求高等问题。”
“双碳”目标背景下,“节能减排降耗”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初发布的《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已将2蒸吨以下的生物质锅炉列为淘汰类产品设备。用能成本与之相当,且兼具安全、环保、长寿命、容量可大可小等优势特性的固体储热供热装备迎来前所未有的“风口”。
“机遇难得,稍纵即逝。”说干就干,去年底,云天储能开始组建技术团队攻关设备研发,先后解决了储热材料、绝热材料、循环风机、换热设备等关键核心部件的选材、选型与设计难题,并且与供应商联合完成了全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的开发。
“我们的设备是采用纯电工作,不受气候影响,无污染排放,无环保压力,可以助力工业公司削减碳排放量。”李杰说。蓄热体稳定性很高,20年寿命期内容量变化率不超过1%,体积仅为一般电蓄水锅炉的10%-14.3%,能够覆盖300℃以下所有用热场景。
卖设备,还是卖能源?“我们更倾向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李杰介绍,简而言之,就是云天与用能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在合同期内,云天负责提供固体蓄热供热装备为公司可以提供生产所需的热能,用能单位将节省下来的用电成本以约定方式,共享一部分给云天,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聊到这种想法的初衷,李杰算了一笔账,以电直热供热为例,全天24小时用热的企业,每度电的成本在0.8元左右,仅在白天用热的企业,每度电的成本在1元左右;改用谷电固体蓄热供热机组后,利用夜晚低谷电蓄热,每度电价在0.3元左右,加上变压器基本费,单位成本可控制在0.35元左右,综合比较下来,能节约至少一半的成本。“固体储热供热装置的用能成本约为直热式电供热的40%、燃气供热的70%、燃油锅炉经营成本的55%。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企业的设备成本基本上两到三年就能收回。”此外,云天储能也规划了技术授权合作、设备买断、设备租赁等方式的经营模式。
据了解,目前,云天储能已建成占地约18000平方米的储能设备生产加工基地,能够生产从几十千瓦到上万千瓦容量的固体蓄热供热机组设备,满足各类工业公司用热需求。眼下,企业在谈客户达到6家、在谈零碳集中供热工业园区1家,并与通州湾一家公司达成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图片由徐书影 包玉龙 朱海城 江海燕提供)
驻叙美军进行非法小麦运输活动 外交部: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心里装的是掠夺资源的算计